性味与功效: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描述黄精为"气味甘平无毒",主治"补中益气,除风湿,安五脏",久服可"轻身、延年、不饥",强调其补益脾胃、调和五脏的作用 。
别名与地位:《本草纲目》记载黄精别名包括"黄芝""仙人余粮",列为"上品",受道教推崇为"九大仙草"之一,凸显其在古代养生文化中的重要性 。
二、古代应用特征
剂型与用法:古代黄精以丸剂、膏剂为主,强调"九蒸九晒"炮制工艺以增强药效,主要用于补虚劳、治风湿和安五脏 。
道家典籍称其为"仙人余粮",反映其作为灾荒年代食物的实用价值 。
补益定位:李时珍继承《名医别录》观点,认为黄精可通过"补中益气"调和脏腑,使"水火既济,木金交合",进而祛邪防病 。
三、现代应用演变
传统延续:现代仍保留黄精作为补益药的定位,应用于中药复方和保健食品,但炮制工艺(如九蒸九晒)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体现技术传承。
创新扩展:黄精从单一药用拓展至保健品、药膳(如黄精茶、药酒)及化妆品领域,例如开发面膜等衍生品,满足"轻身延年"的现代健康需求 。
四、演变关键点对比
方面 | 古代应用(《本草纲目》时代) | 现代应用 |
核心功效 | 补中益气、安五脏、除风湿 | 延续补益作用,新增免疫调节研究 |
使用形式 | 丸剂、膏剂、汤剂(强调炮制) | 即食产品、提取物胶囊及护肤品 |
文化地位 | 道家"仙草",灾荒"救穷草" | 文旅康养主题元素,如药膳餐厅 |
声明: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以普及黄精文化,助力黄精产业发展为宗旨。
若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。联系电话:15571595858,邮箱:1254385957@qq.com。
本网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!
黄精网-黄精数字平台 » 从《本草纲目》看黄精的古今应用演变
最新评论
感觉还比较靠谱
安化黄精发展的不错啊
黄精名不虚传啊
黄精还很漂亮呀。
黄精确实不错啊
好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