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黄精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植物。在中国历代文化中,有许多诗词典故涉及到黄精。这些诗词典故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黄精的特性、人们对黄精的认识、其在养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等。通过探究这些诗词典故,我们能深入领略黄精文化的深厚底蕴,了解古人对黄精的喜爱与推崇。
二、诗词典故举例及注释、赏析、作者介绍
1. 唐代韦应物《饵黄精》
- 原文:“灵药出西山,服食采其根。九蒸换凡骨,经著上世言。候火起中夜,馨香满南轩。斋居感众灵,药术启妙门。自怀物外心,岂与俗士论。终期脱印绶,永与天壤存。”
- 注释:
- “灵药出西山”,点明黄精生长于西山,在古代,西山往往被视为仙山或者盛产灵药之地。“九蒸换凡骨”是说黄精经过多次蒸制后有神奇的养生功效,能让人脱胎换骨。
- 赏析:
- 韦应物这首诗描绘了采集黄精、炮制黄精的过程。诗中充满了一种对黄精神奇功效的向往之情。从半夜候火蒸制黄精的细节描写,到斋居感灵,体现出黄精在养生文化中的神圣地位。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的心性,认为黄精这样的灵药能让他摆脱尘世的羁绊,与天地长存。
- 作者介绍:
- 韦应物,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。他的诗风恬淡高远,语言简洁自然。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之美、隐逸生活之趣,也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。韦应物曾任滁州、江州、苏州等地刺史,为官清正,关心民生。他的诗歌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2. 宋代苏轼《小圃五咏·地黄》(虽名为地黄,但诗中提到黄精,可体现当时黄精的养生文化氛围)
- 原文:“地黄饲老马,可使光鉴人。吾闻乐天语,喻马施之身。我衰正伏枥,垂耳气不振。移栽附沃壤,蕃茂争新春。沉水得稚根,重汤养陈薪。投以东阿清,和以北海醇。崖蜜助甘冷,山姜发芳辛。融为寒食饧,咽作瑞露珍。丹田自宿火,渴肺还生津。愿饷内热者,一洗胸中尘。”
- 注释:
- 诗中虽主要写地黄,但提到养生药材的炮制和功效。“沉水得稚根,重汤养陈薪”描绘了对药材根(地黄根,当时养生药材氛围下黄精等药材也有类似炮制)的精心处理。“愿饷内热者,一洗胸中尘”表达了这种养生药材对身体内热之人有清除体内浊气的功效。
- 赏析:
- 苏轼这首诗从养生的角度出发,以一种诙谐又认真的态度描述了地黄(在养生文化中与黄精类似地位)的养生功效。他用老马食地黄后皮毛光亮的典故开篇,接着描述自己如同伏枥的老马,身体不佳,需要养生药材的调理。诗中对药材炮制过程和服用后的效果描写细致入微,体现了苏轼对养生文化的关注和自己对健康的渴望。
- 作者介绍:
- 苏轼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。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、词、文等多个领域,且在书法、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被贬,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。他的诗词风格多样,既有豪迈奔放的豪放词,也有婉约清新的婉约词,其诗题材广泛,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。
三、运用片段
例子1
哎呀,你知道吗?我最近在读古代诗词的时候,发现了一个超有趣的东西 - 黄精文化诗词典故。就像唐代韦应物写的《饵黄精》,那里面把黄精说得可神了。“灵药出西山,服食采其根。九蒸换凡骨,经著上世言。”你看啊,他说黄精是灵药,采它的根来吃,还得九蒸呢,蒸完就能换凡骨,这古人得多看重黄精啊!韦应物这人可不得了,他的诗风恬淡高远,写的山水田园诗可美了。他做过好多地方的刺史,还关心民生呢。我就想啊,他在生活里是不是也经常吃黄精养生啊?要是我能像他诗里写的那样,用黄精换了凡骨,那我是不是就能超凡脱俗了?嘿嘿,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傻?不过你不觉得古人对黄精的这种推崇很神奇吗?感觉黄精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宝,能带来健康,还能让人有仙风道骨呢。
例子2
嘿,朋友!我跟你讲个好玩的事儿。我今天看了宋代苏轼的诗,虽然他那首诗叫《小圃五咏·地黄》,但里面提到的养生药材的炮制和功效啥的,跟黄精文化也有关系呢。你想啊,当时养生文化氛围下,黄精和地黄都很受重视。“沉水得稚根,重汤养陈薪。投以东阿清,和以北海醇。”这苏轼写得多么细致,把炮制药材的过程都写出来了。苏轼啊,那可是个全才,诗词书画样样行。他仕途不顺,到处被贬,可还是那么乐观。我就琢磨着,他写这些养生药材的时候,是不是也希望通过这些东西来调养自己的身体呢?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样懂养生,把黄精之类的药材好好利用起来,说不定我也能像他一样精力充沛,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呢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例子3
哟,你有没有听说过黄精文化中的诗词典故呀?我可算是被它们迷住了。唐代韦应物的《饵黄精》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。你看他说“候火起中夜,馨香满南轩。斋居感众灵,药术启妙门。”想象一下,半夜起来炮制黄精,那股香味弥漫在屋子里,还感觉有神灵庇佑呢。韦应物写得这么生动,肯定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。他那种超脱世俗的心性,我真的很羡慕。我就在想啊,黄精在古代肯定是很多文人雅士养生的必备品。要是我生在那个时候,我也会像韦应物一样,去寻找黄精,然后精心炮制,感受那种养生的乐趣。说不定我也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来呢,哈哈。
例子4
嗨呀,我今天一头扎进了古代诗词里,专门找黄精文化相关的呢。宋代苏轼的那首提到地黄却和黄精养生文化有关的诗可太有意思了。“我衰正伏枥,垂耳气不振。移栽附沃壤,蕃茂争新春。”他把自己比作老马,身体不好需要养生药材来改善。他写的这些养生药材的炮制和服用后的效果,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养生世界的大门。苏轼那么有才华,都这么重视养生,我们现在人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呢?我就想啊,要是我把黄精也融入到我的生活里,像古人一样精心对待它,会不会我的身体也能像古人说的那样变得棒棒的呢?这黄精文化里的诗词典故啊,真的是宝藏,每次读都有新的发现。
例子5
哇塞,我发现了一个超酷的东西 - 历代黄精文化诗词典故!我给你说啊,唐代韦应物的《饵黄精》就像一幅古代养生图。“自怀物外心,岂与俗士论。终期脱印绶,永与天壤存。”他在诗里表达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,和黄精的养生功效好像是联系在一起的。韦应物这样的诗人,他的生活肯定充满了诗意和养生之道。我常常想,要是我能穿越到古代,跟着韦应物去采集黄精,看他炮制黄精,那该多有趣啊。再看看宋代苏轼的诗,虽然是写地黄,但也侧面反映了当时黄精的养生文化氛围。这些诗词典故就像星星一样,照亮了黄精文化的天空,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人对黄精的热爱。我觉得我们现代人也应该重视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,你说呢?
声明: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以普及黄精文化,助力黄精产业发展为宗旨。
若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。联系电话:15571595858,邮箱:1254385957@qq.com。
本网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!
黄精网-黄精数字平台 » 历代黄精文化诗词典故
最新评论
感觉还比较靠谱
安化黄精发展的不错啊
黄精名不虚传啊
黄精还很漂亮呀。
黄精确实不错啊
好东西